与歌行电视剧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,最佳精选数据资料_手机版24.02.60
- 体育
- 2024-11-25 16:06:01
- 4
诗仙李白的书法如何?
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李白的诗名声最大,书法上的成就则被诗的成就掩盖,实际上李白的书法也非常好,在唐代盛行学习书法,以书法可以致仕的时代,李白这样的天资英才,必然会学习书法,李白的老师是张旭,“癫张狂素”是我国历史上的顶级草书大师,李白能师从张旭本身就可说明李白有很高的书法水平,不过李白的书法并不多见,在《宣和书谱》中所载共有李白行书两种,草书三种,但是均无流传。李白擅长诗文,被称为诗仙!李白的书法作品至今只剩下《上阳台帖》一件。
因为现在只能见到李白真迹一种,我们对李白的书法成就就要倾听古人的意见,起码宋朝时人还能多见到李白的书法真迹,黄庭坚是宋四家之一,拥有很高的学问,他对书法的品鉴应该是有权威性质的,他曾经评价李白的书法作品时说:“李白在开元,天宝间,不以能书传。今其行,草殊不减古人”。意思是李白的草书水平不比古代大家差,《李白墓志》中也有记载:“翰林字思高笔逸”。因此在宋朝时,李白书法作品受到黄庭坚这样的草书大家高度赞赏,宋徽宗也是一个书画家,创瘦金体,在书画上也是行家,他更在《上阳台》跋中说到:“太白尝作行书 ' 乘兴踏月,西入酒家,可觉人物两望,身在世外 ' 一帖,字画飘逸,豪气雄健,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。”
我们品鉴李白《上阳台》通篇,不难看出,李白用笔对锋的控制力很强,收放自如,大小变化,粗细变化,快慢变化极多,用笔快健流畅,如行云流水,行笔苍劲雄浑,如同他的诗风一样。
关于《上阳台帖》是流传有序的,宋朝时入内府,是宋徽宗之物,后流传到个人手里数百年,一直到清朝时又入了朝廷宫中,清末时散落宫外,据说被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大收藏家张伯驹用20万大洋购得,新中国成立后,张伯驹把此帖赠给毛主席,1958年的时候毛主席把此帖交给北京南故宫博物院收藏。
我们知道一个书法家能自作诗文而创作书法作品是最佳境界,李白的诗歌天下无双,而书法也是上乘,因此《上阳台帖》艺术价值极高,被视为一级国宝中的国宝!从古人的评价与鉴赏李白的《上阳台帖》,我们可以断定李白也是个一流书法家,甚至可以达到“大书法家”的行列!
附乾隆题字
附李白《上阳台帖》
李白字太白,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被后人称为“书圣”的杜甫并称“李杜”。韩愈在《调张籍》一诗中有“李杜文章在,光芒万丈长”之句。李白一生中创作了一千余首诗歌,其中的《静夜思》、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将进酒·君不见》等耳熟能详,脍炙人口。尤其是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,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”等诗句豪情万丈,意趣横生。殊不知李白除了诗歌写的好外,尚是个书法家,书体同样豪迈雄逸,天真发露,个性突出,自成一体。
李白《上阳台帖》(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
李白传世书法作品有《上阳台帖》,也是目前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。此帖写有:“山高水长,物象千万,非有老笔,清壮可穷。十八日,上阳台书,太白。”王屋山有三宫,阳台宫为其一,全称为大阳台万寿宫。该宫依山而建,北依天坛山,形似凤首,面对开阔的九芝岭,犹如凤尾。阳台宫正处于凤背之上,被视为“丹凤朝阳”的风水宝地。王屋山道观是司马承祯奉唐玄宗之命所建,唐玄宗并题写匾额。司马承祯不仅精通道术,且能诗、书、画,曾在阳台宫内作巨幅山水壁画。李白与司马承祯早就相识,天宝三年(744)李白与杜甫、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,但到达后方知司马承祯已仙逝。李白虽未见人,但见其画,有感而作《上阳台帖》。
宋徽宗题跋
《上阳台帖》流传有序,不仅有宋徽宗用瘦金体题签“唐李太白上阳台”,还用瘦金体题有:“太白尝作行书‘乘兴踏月,西入酒家,不觉人物两忘,身在世外’一帖,字画飘逸,豪气雄健,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。”此帖于《宣和书谱》有著录。对于李白的书法,后人多有评论。宋代黄庭坚说:“及观其稿书,大类其诗,弥使人远想慨然,白在开元、至德间,不以能书传,今其行、草殊不减古人。”元代张晏在《上阳台帖》中题道:“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,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。尝遍观晋、唐法帖,而忽展此书,不觉令人清爽。”元代欧阳玄说:“唐家公子锦袍仙,文采风流六百年。可见屋梁明月色,空余翰墨化云烟。”
李白的书法好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,但是他的确有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留世,那就是《上阳台帖》。
《上阳台帖》,28.5cm*38.1cm,故宫博物院藏
《上阳台帖》全篇用行草书写,笔墨酣畅,神采飞扬。无论章法、笔法还是结体,都给人以豪放纵逸、雄壮辽阔之感。不愧是我们心中那个“欲上青天揽明月”的李白。
观《上阳台帖》之布局,全篇章法错落有致,“有”与“老”、“台”与“书”大小变化极大,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。尤其处于视觉中心位置的“清”字,亦是全篇最大一字,别有一番雄伟的气势。
笔法上,《上阳台帖》整体呈现出用笔浑厚、线条雄健有力的特点,但同时又不乏粗细和运笔上的变化。
据考证,《上阳台帖》为744年(天宝三年),李白与他的头号粉丝杜甫、边塞诗人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观(阳台宫)时所作。
重建后的王屋山阳台宫
当时,李白本是去寻访茅山道士司马承祯的,结果到了阳台观才得知,司马承祯已经仙逝。悲从中来的李太白,对着司马承祯画的一幅高十六尺,长九十五尺的山水壁画,留下了千古名篇《上阳台帖》。
毛主席在看到《上阳台帖》后称其为“连城之宝”,你觉得如何呢?留言与萃花讨论吧~
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?给萃花点个赞吧~还可以关注微信号艺萃yicuichina,学习更多艺术知识和历史故事哦~